墨子(约公元前480 ~公元前376),姓墨,名翟,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。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,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科学家、军事家。经史书考证,墨子的先祖是宋人,周朝的孤竹氏,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。
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,他创立的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并称为“显学”,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。历史上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资料,是由其弟子收集并记录,著成《墨子》一书传世。他的主要思想有兼爱、 非攻、尚同、尚贤、天志、明鬼、非乐、非命、节用、节葬等观点,以兼爱为根本,以节用、尚贤为支点,在当时有“非儒即墨”之称。墨子的哲学思想为后人耳熟能详,但此人绝不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柔弱书生,他曾在物理、几何、光学等方面创立了一整套科学理论,并且墨子与鲁班的相识正缘于此。
鲁班比墨子大 27 岁,两人都擅长发明创造,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科技人文的代表人物,两人有“班墨”之称。